|
本帖最后由 Newbievege 于 2023-9-7 17:20 编辑
1、与其每帖审核发布,不如审核注册,同时加强砍人。
审核发布的目的大约是制止广告帖。我们抓住重点,广告帖的来源是广告ID,普通帐户根本不会发这样的帖子。
而你们审核发帖,耗时耗力耗人工,简直了。版主忙不过来,用户发帖体验也差。
所以不如从源头上,对新ID进行审核注册。广告ID与普通用户的最大区别就在于,广告ID是批量机械化地注册的,由此可以从注册门槛上进行区分。
区分方法简单:注册ID,要人为地搞得麻烦,要填写大段的、冗长的表格,但填写难度很低,普通用户只要愿意,填写内容诚恳、有逻辑、像是个人脑手工搞的,就能加入。
而那些机械化批量注册的,没有为填写这些表格准备相应文案,自然被拒之门外。至于之后他们再去编写文案的话,也可以明显看出其文案的重复与机械,一样可以拒之。
关键是“门锁原理”,即,只要你的锁,比你邻居家的难开,那么你遭贼的概率就小了很多。天底下论坛那么多,你难注册,他们就去别的论坛了。还有一点就是,这些人是广撒网、自动化地干活的,你设个门槛,就能将这种拦住一大半。
至于真正愿意注册进来的普通用户,填填表这样的事如果他们都懒得去弄,你放他进来干嘛呢?他一样不会给你回帖加人气的。
审核注册,比审核发帖,其工作内容相对单一了很多,便于培养熟练工,专职操作。
工作量可能相当,也有可能变大,但,审核发帖需要时时刻刻在线巡版,否则一定会影响版面体验,而审核注册只需要定时进行,节奏回到版主这边。虽然总的工作量可能变大了,但为此付出的时间成本可能是变少的。
举例:我要审核发帖,每天早8点需要上线,否则必耽误前一晚的发帖审核。同理,中午,傍晚,晚上,都要有版主搞这个事。事情的量可能不是很多,但占用的时间很恐怖。
而审核注册,我只需要每天晚上看一眼,觉得诚恳的,批量打勾通过;觉得不好的,批量叉掉删除。事情的量变多了,但时间更加集中,总体占用的时间量就变少了。
审核注册还有个好处,加强了砍人的威慑力。
有门槛的注册,使得帐号变得珍贵。好不容易注册进来,发个广告或者重度违规帖,立马被砍掉ID。这使得惩罚机制有了意义。
还有其它好处。
比如能与未来的积分权限制联动。贡献大、积分高的用户,即使犯规,被砍ID的机率极低极低。贡献低、没积分的用户,被砍ID的概率就很高。注册有了审核门槛,使得你的积分权限制,又有了更多激励作用。
再有,能让巡版版主把精力放在“管理帖子”上,而不是“审核放行帖子”。我不止一次地看见,不合适的帖子出现了错误的版块,比如原创小说版块里,出现了本应发在笑谈区的帖子,底下赫然有“版主审核通过”字样。我一度认为这是版主佛系,闭眼瞎搞造成的。后来经过沟通和我自己的思考,发现真实的原因是版主实在忙不过来。
为什么忙不过来?因为“管理帖子”和“审核放行帖子”是两个思路概念。一心不能二用,尤其是事务繁忙的时候。版主心里想的是,这个帖子不是广告,内容正常,可以放行,那么他同时还要去想,这个帖子放在这个版块合不合适,帖子有没有抄袭,有没有盗图。这样的一心二用,就出问题了。
所以从源头上把审核发帖改为审核注册,让版主该一心一意地去管理帖子,可以提升版主效率。再指派专人(或者站长亲自动手)去审核注册,大家各行其是。又或者不那么死板,版主两者都可以做,该巡版时好好巡版,他觉得注册审核事务积攒得够多了,该管管了,就抽出时间专门去做。不同的事,分开去管,也好过一心二用。
放开发帖审核后,是不是就没有广告帖了?
不是。一定会有。但那又怎样呢?因注册审核卡掉了很多广告机器人,大大减少了广告帖数量。再加上广告冒头就砍ID,我认为会员可以忍受。
比起发帖的审核,我觉得会员可能会更倾向于接受注册审核。
而且,对广告帖的惩罚,由是可以并入到“对其它违规行为的惩罚”项目里,对它们的管理逻辑是一样的,完全可以同时去做。
也就同时,加强了对违规行为的惩罚。因为把巡版版主从审核帖子里解放出来了,让他们可以更专业地去管理帖子。
这件事的根本逻辑就在于:
审核帖子是需要及时性的,审核注册,不那么需要。
2、尽快实行积分权限制
应该不用解释这条建议吧。
3、积分评分权限下放到创作者
我理想中的评分方式是:版主对创作者进行评分。创作者对读者进行评分。但违规判定与处罚,不管是对哪种用户的,权限仍然全部在版主手里。
激励读者互动,就是激励创作,几乎所有正规一点的论坛,都懂这个道理。
但是,该怎么做?
老院子与SIS等论坛的通行做法,是版主巡版,包括对所有回帖的巡视。不仅对创作进行加分,遇到良性互动的回帖,也要相应加分。
加分尺度由版规定调,不同论坛风格不同。
比如老院子3K字加5-6分,之后大约每半页到一页加1分(这个应该是公开的秘密吧),那么一篇文大约是6-8分左右。版主认为很好的良性回帖加1分,大约是这么个比例。老院子的回复加分,尺度还是比较严的,读者确实要认真回应,才可能得到奖励,以及这奖励的量其实是不小的,能有原创文的六分之一这么多,已经很多了。(老院子有50分就很够用了)
SIS的回帖加分尺度要松很多,但奖励上下范围也浮动很大。比如较好的万字文大约是贡献+2金币+100,对于回帖,只要是有意义的,也不管内容到底是不是真好,总之就给金币+2~+4,给得很少,但大家雨露均沾,皆大欢喜。对于确实写得很好的回复,也有不吝能给到+50的例子,相当于原创文金币奖励的一半了。所以说叫尺度很松,但上下浮动大。
这两种都很好,但是需要版主大量花精力去巡版。
其实我还遇到过另一种方式。羔羊把给回帖加分的权限,下放给了作者,同时把轻度违规判定的起始权限,也给了作者。
版主大部分时候,只对创作主帖负责,给予违规或加分的评价。
然后由作者,在版主的专帖里进行反馈,我的某某某文里,第5楼、6楼、10楼、12楼的回复,觉得很好,建议鼓励加分。第15楼是违规的,建议惩罚。
版主再去执行。
这样的做法,有几个不同尺度的变化,供参考选择。
第一,皆大欢喜式。
作者推荐出来加分的,版主不管好赖,只要没有明显违规,就一并给加。
这样的好处是,极大地鼓励读者去和作者互动,和作者混眼熟,让作者很快产生有“读者群体”的感觉。来劲快。
坏处是,作者容易滥用权限,造成积分泛滥。读者到处讨分,整个版面也不管他喜不喜欢这篇文,甚至可能都没读过,就一通彩虹屁讨分,十几个回帖混下来,说不定分比作者还高。
第二,版主设限式。
作者还是随意推荐,但版主要看看,值不值得加。
好处是,察看并评价回复,本来就是版主巡版要做的事,现在只不过是在做本应做之事而已。而且,作者推荐了的,才需要看,没推荐的,根本不用管,仍然是降低了版主工作量。同时也让读者有动力去跟作者混眼熟,仍然会让作者有读者群体的感觉,只是来的劲悄慢点。
坏处是,作者仍有可能大量推荐来博取读者来混,读者到处混分,甚至不看文,随便水帖混分的情况,并不会得到遏制。
可能你会认为,即使没有读者推荐制,以普通的巡版加分制,读者也有可能到处混分的。其实不然,读者知道加分的启动权在版主手里,他水帖的欲望是不高的。但知道加分的启动权在作者手里,版主是后续评价权,那么对普通会员来说,比起讨好版主,不如讨好和蔼可亲的作者来实际得多,而且可能也高效得多,因为版主不管要怎么评价一个回复,他都要看作者的面子的。这层微妙的人际情感,使得作者推荐制下,读者被推荐的回复来分,他就是要容易得多。
所以相对来说,这种制度下,读者水帖混分的情况,也必然会严重许多。而且,相对来说,版主还更不好给予惩罚,因为作者与读者间产生了这种联系了。
当然,反过来想,因为这种联系的存在,作者大约就能勤快更新了吧(大概)。这可能也是一层好处。
第三,作者有次数限制。
作者对于每一个创作帖,有推荐的次数限制。
第四,作者有总分限制。
对于每一个创作帖,作者有推荐加分的总分限制。
放一块说。
好处是,作者不会随意推荐了,读者水帖混分的收益被降低。大家都想求个脸熟,那肯定是更能让作者满意的回复,被推荐的机会才更大。
版规上可以进行调整,达到多少字数的一篇创作帖,每一页的回复里,可以得到多少次数的(或多少分数的)限制。
这样就同时从两个层面进行了扩展,一是作者的创作字数,一次创作的字数越多,能推荐加分的回帖就越多,作者越勤奋,他能给予读者的好处就越多。读者也就更喜欢在这样勤奋的作者底下回帖,混脸熟,给互动。
二是读者的回帖数量,代表了读者对作者的喜爱程度,也就是作者的质量而不是数量。即使是字数不长的作品,只要质量够好,读者喜欢,回帖量大,页数多,那自然可以推荐加分的次数就变多了。
这是从作者创作的字数数量与质量两个层面,给予了正面反馈。
以及,作者是想把有限的资源投给高质量的回复,还是想投给长期混脸熟的回复,也完全看作者自己的喜好。
一般来说,作者会优先给高质量的,如果有富余,再给脸熟的。
如是,首先鼓励了高质量回应,又鼓励写不出高质量回复的读者不要灰心,多和作者混混,脸熟了,也有机会。对作者的创作热情,都是好事。
坏处是,某些特殊情况下,可能不太够用。
比如某作者的读者群体确实很优质,一页回帖当中,至少有5个楼层,放在别处都是可以加分的。但假如每个作者每页只有4个加分机会,就造成了不够用的情况。
如果在版规上给予优待,允许例外,那么就会出现被滥用的可能。
这种情况,只能靠版主巡版,自主额外给分来弥补。好在这种偶然的情况并不多见——如果说不够用的情况很常见,那是版规本身限制太死,调整一下就好了,而不需要给“例外”、“破例”——正因为是不常见的,所以遇到横空出世的好文,积攒大量优质回复的时候,版主为此针对性地巡巡版爬爬楼,也不过分,更不会增加多少工作量。毕竟,这种好帖,不常有。
有回帖页数来增加推荐加分次数,会不会也造成读者水帖、冲回复数呢?
我个人认为,可能性不大,即使有,情况也比前两种尺度要好很多。
因为,前两种尺度里,读者冲水,其自身就可以获得隐性利益,只要吹得好点,就可以直接得到被推荐的机会。而第三、四种尺度里,读者水帖,是为整个“读者群体”,获得更多的机会,而这个机会,仍然因为次数有限(或总分有限)的原因,极大概率落不到这个冲水的读者“个体”手里。
这就是“个体”与“群体”的关系。这层关系完全可以明牌说出来。
唯有经过有效组织,有带头、有分工、有轮流牺牲、有轮流获利的这样的群体,才能真正有效地进行这样的集体冲水。原因不言自明。
得不到这样的有效组织,用户群体也就大约是随意地在各个帖子里回复回复,远远达不到前两种尺度下有意冲水,大量冲水的情况。
好了现在是这条建议的总结。
作者推荐加分制,在论坛按钮功能上,应该是很难实现的。它需要作者有加分权限,且,仅在自己发表的帖子里,才有加分权限。
我是没见过哪个论坛能有这样的功能。如果它真能这样实现,那就很简单了,版主给作者加分的时候,额外给予“读者分”。比如这个作者的帖子,可以加100分,那么版主给他100分,额外多给20分,就是作者可以给读者封的红包了。作者可以拿出用,也可以小气地自己存起来,这个应该是无所谓的。因为作者的分数,本来就是溢出的。
如果确实优质回复很多,作者这20分不够用,他可以自己掏腰包继续封红包出去,也可以向版主打申请要分,这是比较好操作的。
论坛如果不好实现这样的作者专用加分按钮,其实也不难操作。只是相对繁琐一点。
作者到版主专门开的帖子里去回帖申请给哪些楼层加分就行了,规定作者每多少天只能回帖一次,可减轻版主负担。
而且说到底,这些加分制,都是要和积分权限分级制联动,才有意义的。
并且加分的多少、加分尺度的选择,也要和版块阅读权限所需积分门槛有对应,才能激发会员动力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