签到 指南手册 宣传中心
繁简切换


转载搬运前请站内搜索标题看有没有人发过,如果有人发过了,请不要重复发帖!


每篇文章主题帖字数最低不得低于 2000 字。
回帖字数不得超过 1000 字( 小说内容请不要在回帖内更新,新章节请新发主题帖并标题写好章节序号 )


如果已完结,请在一个帖子内全部发完,不要拆分几个帖子。


标题请填写正常文章标题!!!
标题请填写正常文章标题!!!
标题请填写正常文章标题!!!
禁止标题就只填写个【ai续写用】【自用】等等跟文章无关的标题。发文章就正常发文章就行,请把正常的文章标题加上!!
比如:
【ai生成】妻子的大冒险(这种可以)
ai续写专用(这种标题不行)
查看: 77|回复: 0

[玄幻奇侠] 穆桂英的屈服(1-8)【字数:33194】

[复制链接]

82

主题

119

帖子

888

积分

初窥堂奥

Rank: 4

积分
888
发表于 昨天 21:4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楔子
  狂风拍打着用黄土砌筑起来的破旧城垣,城垛上的灰泥和大漠中的岩石一起风化,碎成一堆堆散落的黄沙。在这个几乎是绝境的戈壁中,天地万物都敌不过风沙的侵蚀和摧残,还没熬到宇宙的尽头,早已在不知不觉之中,粉身碎骨。
  黄河在不远处奔腾,延州城孤立在万仞山间。漫天狂沙中,天地都成了沙黄色,城池也是黄色的,甚至连河水也是黄色的。只有孤零零地筑起的一道低矮残破的城墙,宣示着大宋王朝的主权。站在城头朝远方眺望,目力能及的,皆是一片苍茫,仿佛置身于天地初开的混沌之中。
  唯一能看到的绿色,是延州城的官邸。这里被改成了临时的兵马指挥司,指挥司里的布置,丝毫不亚于江南苏州的园林,花团锦簇,小桥流水。延州的城垣之内,是这片黄土中唯一的绿洲,也是大宋军民生衍的唯一居所,更是宋夏争夺的重要据点。
  如今,延州府依然掌握在宋军手中,甚至在往西推进百余里的空旷沙场,也是宋王朝的。
  指挥司的节堂里,庞太师乜斜着眼,端坐在一张巨大的红木案后。一声略显宽大的绛红色官袍套在他精瘦的身子上,显得极不合身。两旁侍立着一班如狼似虎的禁军,手持斧钺,威武森严。
  大元帅穆桂英却衣衫凌乱,发髻蓬松,满脸风尘地立在节堂中央,被一群禁军包围着。
  “大胆逆贼,竟敢私通西夏,投降敌国,罪不容诛!来人,快将她拿下!”太师庞文大喝一声,竟命令两班禁军,上前去捉拿穆桂英。
  “慢着!”穆桂英一声厉喝,“本帅乃是天子御封的征西大元帅,若要捉拿本帅,理当有圣旨才行!你若想拿我,怕你还没有这个权力!”
  “放肆!”庞太师也大喝一声,“老夫身为监军,自有天子尚方宝剑为证,见宝剑,如见天子。如今你穆桂英委身西寇,令我大宋国威丧尽,老夫自当拿你!”
  穆桂英威严的脸上,瞬间闪过无数表情,有震惊,有羞辱,有惶恐,但是这些表情全都一闪而过,很快又恢复了原本的冷静和英武,道:“庞太师,你休得血口喷人!”
  “哈哈!血口喷人?”庞太师大笑一声,说,“老夫是否冤枉了你,你自己心知肚明。此事待老夫压你还京,自有公断。只是你这元帅之位,恐怕也留不得了!”说罢,便吩咐两旁侍卫道:“拿下!”
  侍卫们一拥而上,很快就制住了穆桂英。
  也是穆桂英没有反抗,才让这些侍卫轻而易举地制服了。若是她一动手,恐怕延州城里的数万禁军,一时半刻也困不住她的。
  “庞文,今日你羁押本帅,来日休得让本帅脱身。若是本帅在圣上面前,诉清原委,还我清白。今日之事,本帅誓不甘休!”
  “好!”庞文肆无忌惮地说着,从红木案后站起身来,走到穆桂英面前,阴阳怪气地说,“穆桂英,老夫给你记住现在说的话了。既如此,今生今世,你便休想证明清白了。”他又压低了声音,凑到穆桂英的耳边说:“不要以为老夫不知道,你在西夏大营里的时候发生了什么。老夫已是证据确凿,谅你在圣上面前,也是百口莫辩!”
  穆桂英如刀刻一般线条分明的脸上,顿时掠过一丝惊恐和不可置信,抬起眼望着庞文。
  庞太师又吩咐侍卫道:“将她押入囚车,择日押遣回京,等候皇上发落!”




  1、孤军深入
  三个月前。
  西夏寇边的告急奏章从环庆一线像雪花一般纷纷向着京师开封飘来。近年来,西夏国主李元昊逐渐在河西、河湟一代坐大,吞灭了自前唐晚期以来一直称霸西北的归义军,将整个陇上地区收入囊中。李元昊自恃武力,称帝于兴庆府,举百万虎豹之师,入侵中原,妄图驱兵东土,南下游牧。宋夏之间交战数载,宋军败多胜少,屡丧名将。甚至连杨家将杨六郎之子杨宗保也在迷羊谷被李元昊伏击,万箭穿心而死。宋廷不得已之间,只得向西夏提出议和的建议。
  又经过岁余交涉,西夏终于答应议和,因此两国的和议已被提上日程。但终究是和议迟迟未定,两国边境仍是摩擦不断,烽火迭起,战乱频繁。
  负责本次议和的大宋官员,正是太师庞文。但是宋廷也做了两手准备,一边令庞文不断和西夏交涉,一边令浑天侯穆桂英率征西大军,继续和侵扰的西夏军交战。穆桂英被封为征西大元帅,而庞文则以监军的身份,除了和西夏和谈之外,更身兼督理征西大军的日常事务。
  由于唐安史之乱后,藩镇割据,导致朝廷对地方失控,逐渐演变成日后的五代十国。因此有宋开国以来,太祖皇帝杯酒释兵权,防武将甚于防虎患。杨家上下,几代人手握重兵,自然是天子所不容的。犹是杨家出兵,更遣文官监军,甚于其他将领。
  庞文就是天子委派专门监视穆桂英用兵的。
  事实上,不仅是宋廷迫不及待地想要议和,西夏也急切地想要罢兵。自宋夏开战以来,边境互市中断,西夏国内国库短缺,导致民不聊生,强盗四起。只是西夏国主李元昊想从宋廷手中争取更大的利益,因此才迟迟拖延议和进程,双方反复谈判。如此一来,旷日持久,西夏只能依靠掠夺来供给国内所需。
  这次西夏出兵,不知遣了多少人马,沿途侵扰环庆防线上的各处兵寨。每一处兵寨在向朝廷上书时,皆言西夏势大,兵马首尾不能相望,均由数万之众。宋仁宗接到战报,当即令人草拟了一道诏书,令征西大元帅穆桂英越过环庆防线,出击贼寇,探清敌情。
  穆桂英接到诏书,赶紧向天子启奏,称是延州粮草不济,十万大军齐头并进,所需粮饷不计其数。眼下已是初秋,可待秋收之后,粮草充沛,方可行军。
  就在穆桂英发出奏章的同时,庞文也暗地里给皇上发了一道奏章。言延州屯粮,数载可用。征西大元帅消极用兵,贻误战机,请圣上下旨,督其尽快进击。如不然,环庆皆失。眼下正是和议的关键时刻,若环庆有失,恐怕议和书上,西夏国主会以此要挟,趁机向朝廷勒索钱粮。
  宋仁宗见了庞文的奏章,也道是穆桂英推诿用兵,当即又下一道圣旨,令其即日出延州,越环庆,寻到西夏主力,以图决战。
  宋仁宗心中也有一把得意的小算盘。穆桂英用兵,素来可信,当年天门阵大破三十万辽军精锐,威名犹在。如今若是能一举击溃西夏主力,定能迫使李元昊归降,议和之事,易如反掌。
  穆桂英接到诏书,便与庞文一道商议:“太师,如今圣上令本帅出兵,所求迫切。只是城内粮草,难以维系大军出击。此事不知该如何是好?”
  庞文与杨家世代有仇,恨不得杨家的人被斩尽杀绝。此时见穆桂英面露难色,心中暗喜,面上却不露声色,假意叹道:“老夫不谙兵事,此时元帅自行决断便是。”
  穆桂英道:“眼下之计,唯有本帅领轻骑出击,或能出其不意,直捣敌军后方。”
  庞文道:“轻骑出击,未免太过冒险。”
  穆桂英道:“只能如此。若不冒险求胜,恐怕朝廷降罪。还请太师领大军坐镇延州,本帅出城之后,三日一报军情。若三日不见战报,定是有失,还请太师速遣大军,出城救援。”
  庞文道:“那是自然,穆元帅不必忧心。只是不知穆元帅此去要带多少人马?”
  穆桂英想了想道:“城内缺粮,只够一万人马所用。本帅便只带一万人马即可。”
  庞文假装惊异:“环庆各路战报,言西夏侵扰各寨的兵马,不下数万。元帅仅凭一万人马,如何能胜?”
  穆桂英道:“兵者,诡道也。所谓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。本帅此番用兵,正是击其不意,出其不备。料想西夏大军自恃兵强马壮,难以料知本帅人马突袭,想必有些胜算。如是让李元昊知晓了本帅意图,那自是万万胜不了的。”
  庞文道:“既如此,元帅还需小心为是!”
  穆桂英谢过了庞文,当即在城里点齐了一万精兵,待次日天刚亮,便出了延州,直朝大漠深处杀去。
  庞文待穆桂英一走,急忙提笔写道:庞文叩拜西夏国主,宋帅穆桂英引轻骑已出延州,意欲突袭贵军,建不测之功。如今正是宋夏两国议和之际,如大王主力受袭,损兵折将,想来议和书上,难获优势。文特遗此书,敬告大王,还请大王好自为之。
  写罢,便将字条封了,叫过一名亲信,令他火速送完西夏大营之中。临行前,又嘱咐道:“切忌绕开了前部宋军,莫让人察觉。”
  那亲信领了字条,也不歇息,当即出了延州,过环庆送完西夏大营之中。不几日,又见亲信返回,带来了西夏国主李元昊的亲笔御书。
  庞文急忙展开御书,只见上头写道:太师诚乃君子,若非太师提示,某辈今日定将损伤许多勇士。既然太师有心交好,某辈自然不能白白领受太师好意。素闻太师与杨家素来不和,此番穆桂英自己送上门来,某辈便替太师一并将她了结了,以绝太师的心腹之患。
  庞文见了夏王的手书,心中暗喜,又怕被人探知秘密,急忙将字条烧毁。原来,庞文奉命与西夏和谈,私底下却与夏王李元昊暗通款曲,又收受了夏王的许多好处,自然有意无意地都向着夏王。此番将战报军情悉数告知夏王,正好借李元昊之手,铲除他的眼中钉,肉中刺。
  不说庞太师与贼酋李元昊互通有无,设谋要害死穆桂英。单说穆桂英领着一万精兵,深入大漠,追寻敌军踪迹。
  出了庆州,放眼望去,只见苍黄的戈壁和沉重的黑云天地相接,远处的贺兰山光秃秃的,山体上像彩虹一般五颜六色,都是被数千年岁月侵蚀的痕迹。贺兰山像一只横卧在天地见的巨大黑豹,在万里戈壁上显得无比霸道。
  穆桂英辨了辨方向,便朝盐州杀去。盐州和延州,虽然发音相似,一字之差,但前者是西夏兴庆府的前线壁垒,后者是中原的防御重镇。不管西夏大军藏在大漠深处的哪个角落,只要穆桂英攻打盐州,就一定会有西夏军前来救援。
  由延州到盐州,深入大漠数百里之地,一路之上,除了似无边际的广袤戈壁,更有横卧在兴庆府之前的贺兰山。沿途设有西夏的大小兵寨,多则屯兵数千人,少则几十人,环环相扣,击一处,便四面皆知。不消多时,成千上万的人马就会从八方赶来救援。
  穆桂英也不敢大意,率着轻骑,沿途击破十几处兵寨。不几日,已将兵锋推进至贺兰山下。
  贺兰山,乃是西夏神山,兴庆府前的一道天然屏障。如果不翻山越岭,只有一条小道可直通盐州。那条小道仅容一人一马通过,两侧皆是刀削悬崖,山高千仞,成一线天之势。谷内地势错综复杂,犹如棋盘一般,连牛羊进了谷里都会迷路。因此当地人称之为迷羊谷。三年前,穆桂英的丈夫杨宗保奉命出征西夏,正是在迷羊谷被李元昊和手下的大将野利兄弟伏击,万箭齐射,人马无一生还。
  穆桂英到了迷羊谷前,正在犯难。丈夫杨宗保在此地殒命在前,说明西夏早已对此设防。如果贸然进入谷中,唯恐落得和丈夫一样的下场。可是她的人马所带军粮不多,如果翻山越岭而过,至少要多花去半月时间。还没等过山,士卒多数将饿死在山中。更有甚者,若沿路遇到西夏阻击,又将耽误时日,十之八九,定是到不了盐州城下的。
  就在思虑间,忽地山谷之中杀出一队人马。为首的那员大将,身高九尺,手握环首大刀,下跨乌骓马,长得武勇彪悍,令人望而生畏。
  穆桂英认得这位将军,正是野利遇乞,西夏国主李元昊的左臂右膀,西夏右厢军的统领,党项族最杰出的勇士。正是他和兄长野利旺荣设下诡计,在此处击杀杨宗保的。
  穆桂英临边两年有余,早已和他们兄弟二人多番交手。可野利遇乞终归是杀夫仇人,仇人相见,分外眼红。
  野利遇乞驾着乌骓马,已杀到阵前,用环首刀一指,道:“穆桂英,三年前你丈夫被本将诛杀于此,今日难道你也来送死了么?”
  穆桂英一听他提到自己战死的丈夫,顿时恶向胆边生,复仇之心愈发急切,也不示弱,喝道:“贼酋,今日本帅便要将你的性命交待在此,已祭奠先夫的在天之灵!”
  “哈哈哈!”野利遇乞大笑,“穆桂英,你可真能说大话!”他往后指了指列阵在山谷前的西夏人马,接着道:“本将统领右厢军精锐一万五千人马,你区区一万人马,如何能敌?”
  “废话少说,纳命来!”穆桂英无心与他在言语上争锋,已挥舞绣鸾刀冲杀上去。
  野利遇乞急忙举刀相迎,两刀相磕,铮然有声。
  就在马颈相交之时,穆桂英又是手起一刀,对着野利遇乞的脖子一侧劈了过去。
  野利遇乞刚刚收刀,只道第一回合便这样过了。不料只觉得耳后凉风阵阵,心知不妙,急忙横刀一架。恰在此时,穆桂英的刀锋已然砍到。又是乒的一声,火光四溅。
  野利遇乞心中暗道好险,若是慢了半分,定然被穆桂英枭去了首级。思想间,已是马尾相交。
  穆桂英轻扭柳腰,绣鸾刀横着又朝野利遇乞的腰后切了过去。一马三刀,是穆桂英的沙场绝技,纵横天下,从无敌手,直杀得对手只有招架之力,绝无还手之暇。
  野利遇乞的余光瞥见了绣鸾刀的刀光又直奔着他的腰上而来,此时他已来不及招架,只好身子往马背一侧一倒,上身几乎和地面平行。穆桂英的刀锋贴着他的鱼鳞甲刮过,顿时被削下许多鳞片来。
  第一回合刚过,野利遇乞已是招架不迭。还没等他反应过来,穆桂英又驱马朝他赶杀过来。野利遇乞只觉得肋下刚被刀锋刮过,仿佛肋骨都被刮断了几根,生生作痛。本无心应战,但穆桂英的绣鸾刀又迎头劈砍下来,只好再次举刀招架。
  第二回合,野利遇乞更是手足无措,刀法渐渐乱了起来。待到第三回合时,更被一刀削掉了头盔。野利遇乞大惊,只感觉背上冷汗直冒,赶紧摸了摸脑门,幸好脑袋尚在。此时他早已无心应战,率着人马拼命地往山谷之中逃去。
  “贼酋,哪里走!”穆桂英正杀得起兴,哪里能容他如此轻易离开,便挥动大军,掩杀过去。
  那些西夏兵原先已展开了队形,此时见主将一败,纷纷丢盔弃甲,往狭窄的山谷里拥去。可那山谷一时之间那里能容得下这许多人马,顿时乱作一团,互相踩踏,死伤不计其数。
  穆桂英一心追赶野利遇乞,一马当先,也不顾挡在前面的是人是马,都是手起刀落,砍作两断。山谷内,尸积如山,血流成河。
  宋军杀进山谷之中,却见到处皆是岔路,犹如树根一般,走错一道,便道道皆错。此时,野利遇乞已领着残部,逃得没了踪影。
  穆桂英忽然后悔,早知山谷之中地形如此复杂,入谷之前,应寻个当地向导带路才是。
  “快撤出山谷!”穆桂英马上明白,在这样的山谷里不能多加逗留片刻,时间一场,迷失了方向事小,若被敌军堵住了出入口,便是事大。
  话音刚落,忽然听见谷口一阵巨响。穆桂英急忙放眼望去,只见山顶碎石倾泻而下,如一场巨大的沙暴一般,将半个山尖的缺口都崩落下来。一眨眼的工夫,已被堵住了缺口。
  “不好!中计了!”穆桂英心中暗叫。眼见出口被堵,她只能硬着头皮往前闯。
  忽然,两边峭壁之上,杀声震天,飞矢、滚木、擂石像雨点一般落了下来。杀进谷中的宋军,顿时一片惨叫,死伤无算。
  “快!跟着本帅走!”穆桂英大叫一声,挥动令旗,埋头在迷宫般的山谷里冲了起来。这时,她忽然想到了自己的丈夫。原先她还心存疑虑,杨宗保一身征战沙场,颇知兵机,为何会被西夏军如此轻易伏击。现在她终于明白,如此复杂的地形下,纵使神仙,也难逃一劫。
  在山谷中冲杀了片刻,连穆桂英自己也迷失了方向。眼前是一条岔路,分出来的小路不是一道,而是前后左右不下七八道。进了其中一道,没走几步,又是许多岔路。如此反复,越走越没了头绪,好像要将她引进地狱的深处。
  “停!”穆桂英意识到毫无章法的冲杀,只是白白消耗体力。此时早已不知将伏击的西夏军甩在身后多少口岔口以外,想必进了这里,连西夏军也会迷失方向吧!
  “元帅,怎么办?”身边的偏将问道。
  “就地休息!”穆桂英确认了西夏军没有追进山谷来,下令让士兵扎营。




  2、强弩之末
  山谷的地面也是一片松软的沙地,那些细沙都是山体千年风化下来的尘埃。穆桂英引着残部,在几块凸起的巨石阵中间安营。这些凸起的巨石和山体并不相连,是孤零零的巨大石墩,这些巨石把一个有限的空间分割成无数块,中间皆是羊肠小道。西夏军埋伏在山体上,是无论如何也到不了这些巨石上去的,因此宋军暂时无忧。
  穆桂英清点人数,一万人仅剩下四五千人。这其中死伤的不过千余人,大部分都是在岔道中走丢了方向,失去了踪影。
 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,天上的黑云显得愈发低沉,好像伸手可及。
  西夏军终于找到了宋军的所在,站在数百步以外的山崖上,大声擂鼓呐喊。他们的飞矢射不了那么远,滚木擂石更是遥不可及,只能用这种方法摧残宋军的意志。
  “诸军听我号令!一千人在各个路口戒备,谨防敌军偷袭,其余人马,堵住耳朵休息!”穆桂英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办法,只能这样安排。她心中也着实没底,不知道出兵前与庞太师的约定还能不能兑现。庞、杨两家世代仇恨,庞太师扣发军粮,拒绝援兵的事更是没少干。这次庞文若是坐视不理,袖手旁观等着她战死,她也无可奈何。
  翌日清晨,穆桂英便遣百余名探子,去探寻谷中的出路。另外又令士兵严加戒备,既然西夏军有意将她困在谷中,一定不会那么轻易放她离开的,不知在某个时候,他们一定会发起一次猛攻,将他们全部剿灭。
  可是几名探子很快就回来了,报道:“元帅,路,路口堆了许多兄弟们的人头!”
  “快去看看!”穆桂英领着几名亲卫,出了营地,走到路口。只见沙堆上,堆满了许多人头,像一座小山。人头后面,沿路都插满了枪杆,枪尖上穿插着许多无头尸体。
  穆桂英只觉得触目惊心,不忍再看。但她终究是究竟沙场的名将,死人自是见多了,虽然有些难过,但还是强忍着悲伤,细细地察看了这些人头和尸体。看样子,这都是迷路后的宋军被西夏军赶杀后,枭了首级,曝尸于此。
  “赶紧将他们埋了吧!”穆桂英说。
  回到军营,又过了几日,仍未等来庞太师的援军,同时也没等来西夏军的进攻。“莫不是,敌军要等我们粮草耗尽,将我们饿死在此?”穆桂英忖道。
  “报元帅!我等粮草已所剩无几,怕是坚持不了多久了。”粮官忽然来报。
  “尚有几日口粮?”穆桂英问道。
  “仅余三日!”粮官道。
  “一日三餐,改为一日两餐!每餐一张大饼,改成半张!”穆桂英如是吩咐。
  粮官刚刚领命退下,忽又有将官来报:“元帅,路口有数百名西夏军,正朝着前部逼近。”
  “下令守卫,用弓箭逼退!”穆桂英吩咐道。
  “元帅,自昨日起,西夏军已开始试探了。只是他们都在百步之外示威,未曾逼近半步,颇有可疑。”将官禀道。
  “哦?”穆桂英大惊。刚刚粮官前脚来报粮草短缺的事情,西夏军后脚就跟着开始试探了。他们似乎早已掌握了宋军的虚实,对宋军的一举一动,了若指掌。
  “元帅,该如何处置?”穆桂英还在沉思间,偏将不停催促道。
  “侍卫,伺候本帅披挂!”穆桂英召过侍卫,顶盔戴甲,披挂停当,对偏将道,“既然番兵试探,不如去杀他一回,让他们有来无回!”说罢,便点了五百精兵,出了大帐。
  虽然迷羊谷里地势复杂,但宋军很快就探清了营地附近的地势。宋军大营驻扎在中间,四周呈放射形延伸出五个路口。现在每个路口上,都已被士兵用黄沙砌起了一人高的沙墙,以阻挡敌军的骑兵冲锋。
  穆桂英到了沙墙后,见几名灰头土脸的宋军掩藏在墙后,从孔洞里观察着敌军的动向。
  “元帅!”见穆桂英到来,士兵马上肃然起敬。
  穆桂英俯下身,也和士兵们一起掩藏到沙墙后,问:“如何?”
  士兵道:“已经两天了,西夏总是试探不止。且今日较昨日试探愈发频繁,看样子西夏是要攻营了。”
  “快牵本帅座驾来!”穆桂英吩咐一声。不一会儿,几名宋军已将穆桂英的桃花战马牵了过来。
  “待战鼓一起,你们几人,皆随本帅身后,朝前冲杀。”穆桂英道。既然敌军有意试探,是因为西夏军还不清楚宋军的实力,不敢贸然冲突本阵。如果一味放纵西夏军试探不止,恐怕真要像那士兵所言,大队人马很快就要攻营了。
  稍顷,后方本阵战鼓擂得震天响。穆桂英听闻鼓声,急忙大喝一声,跃马跨过沙墙,冷不防地朝着那对试探的西夏军冲杀过去。跟在她身后的宋军士兵,也急忙翻过沙墙,鼓噪而进。
  西夏斥候没想到宋军会突然杀出,还没交锋便已乱了阵脚,争相逃命而去。
  穆桂英驰马而前,手起刀落,顿时砍杀了七八名敌兵。
  西夏军见宋军女将如此勇武,哪里还敢对阵,队型益乱,丢了铠甲兵器,抱头鼠窜。
  “迷羊谷入口已被封死,谷中小道交错,地势复杂,稍不留神,便能迷了方向。如今驱赶这群斥候,正好由他们领路,找到出口所在,来日方好突围!”穆桂英忖道,便领着麾下兵将,一路摇旗呐喊,赶一阵,杀一阵,直杀得西夏斥候连头也不敢回。
  穆桂英跟在他们身后,绕过许多弯,一路上暗暗将路记在心里。追了片刻,终于见山势豁然开朗,前边的小道一下子宽阔起来。虽然两边依旧是高山峭壁,但山间已能容下六乘马车并驾齐驱。山路逐渐成喇叭口的形势,越往外走,便越是宽阔。
  穆桂英心中大喜,急追猛进,只见那些逃命的斥候,纷纷越过一堵拦路的石墙,躲在墙后。穆桂英正要越墙而过,忽然墙后涌出许多弓弩手来,对着穆桂英就是一顿乱射。
  穆桂英一边用绣鸾刀格挡着飞矢,一边往后退了几步。她放眼望去,只见前方地势愈发开阔,却驻扎了无数西夏连营。但见连营之上,旌旗飘舞如海,刀枪耸立如林,一眼竟望不到头。
  “哈哈哈!穆桂英,你想突围?死了这条心吧!这条山谷的入口,已让我堵死,出口处本将更是设下连营,让你进得来,出不去!”野利遇乞从石墙后现身,大笑道。
  “野利遇乞,你快闪开一条路,放本帅出去。如若不然……”穆桂英拍拍自己胯下的桃花马,接着道,“本帅的桃花马,必定踏破你的联营!”
  “穆元帅,事到如今,你还在这里大放厥词!当年你丈夫杨宗保,就是死在这里,今日本将也要让你葬身此处,让你们夫妻二人双宿双飞!”野利遇乞有恃无恐地道。
  “呀呀!气煞我也!”又听到对方提起丈夫之死,穆桂英瞬间红了眼睛,挺刀又要杀将上去。不料西夏军又是一阵激射,飞矢如雨而降,宋军又被射杀无数,便是她使出浑身解数,也进步得半步。
  “穆桂英,本将劝你莫要白费力气了,不如趁早下马投降,还能留你一条贱命!”野利遇乞喊道。
  穆桂英不再搭理他,见一时也冲不破西夏连营,只好率军回营。
  又过几日,宋军已被困在迷羊谷内足足半个多月,粮草终于耗尽。虽然这几日穆桂英不停地冲突西夏连营,但皆是徒劳无功,反而白白折损了许多兵将。另一方面,穆桂英挑选了几个身手敏捷之人,想要爬过入口处的封堵,前往延州求援。可是入口处的山顶之上,左右各有两对西夏军日夜把守,但见有人登山,便是万箭齐发。那些宋军刚刚爬到一半,便被飞矢射落,跌进谷底,粉身碎骨。
  比粮草短缺还要可怕的是,军中的水早已耗尽。穆桂英令人掘地为井,可是宋军挖开沙层,下面皆是坚硬的岩石,纵使锤打钉凿,也终归是破不了岩层。
  这一日,穆桂英又到军中巡视,但见士卒皆已面黄肌瘦,嘴唇干裂,形容枯槁。右手边,一名士兵贴在岩石上,舌头不停地舔舐着上面可怜的一滴露水。左手边,一个打着赤膊的卒子,用一个破碎的瓦罐,接起自己的尿,仰头又喝了下去。
  见此情景,穆桂英心如刀绞。她素来爱兵如子,见麾下将兵如此凄惨,更是悲从中来。她已经想尽了一切法子,却还是没能想出有效的破围之法。就在刚才,几名探子将画好的一张迷羊谷地图送到她的手上,她仔细查看之后,才发现谷内虽然小道纵横,但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,再无其他路径。现在入口已被堵死,出口更是驻扎了西夏的千军万马,数十里连营,也不知究竟有多少,想要突破更是万难。如今她唯一的希望,便是等候庞太师的援军,可援军又迟迟不至。
  穆桂英自己也是又饿又渴,感觉嗓子眼里似乎要冒出火来。早上的时候,她冷咽了半个馕子,没有就水。可是这半个月来,她一直是干嚼馕子下肚,胃里似乎对馕子起了排斥作用,刚刚咽下,几乎又要一口吐出来。干燥坚硬的馕子下肚,把她嘴里的口水都吸干了,让她感觉愈发干渴。
  “元帅,我们剩下的粮食已经不多了,援军什么时候会来?”一名老军士拿着半个馕子说。
  穆桂英精致的五官上,也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土。困守在沙堆里半个月,随军所带的水,连饮用都成问题,哪里还敢那么奢侈地洗脸。尽管脸上蒙尘,但依旧难掩她眉目之上的凛然正气和不怒自威的气势。她面无表情地看了看那名军士,没有说话。
  穆桂英心里也没有底,身在谷中,根本和外界通不了讯息。她也不知道援军究竟什么时候可以赶到,甚至不确定他们到底还会不会来。
  “元帅,若是再这样守下去,恐怕撑不过明天,我们的防线就会被敌人攻破!”另一名军士道。
  这名曾经大破天门阵,痛击数十万辽军主力的女元帅一下也没了主意。孤军深入,本就犯了兵家大忌。无奈有皇上的圣命,她不得不冒险一搏。
  “前几天突围求援的兄弟,还没突破重围,就已被敌军杀得一个不剩。庞太师是不是不会来救我们了?”士兵们纷纷猜测道。
  “休要胡思乱想!”穆桂英喝道,“扰乱军心者,本帅定斩不饶!”
  士兵们这才安静下来,愣愣地望着女元帅,期待她能够像当年大破天门阵一样,想出什么奇谋,令他们脱身。
  穆桂英也没做声,西夏军直到现在,也没发动猛攻,看来是想要兵不血刃将她困死在谷中。可她冲突有不成,每次想要破围,便被无数弓箭机弩射回。
  “元帅,小心!”忽然,一名军士猛扑上来,将穆桂英扑倒在地。
  穆桂英惊愕之间,抬头望去,只见漫天的飞矢都朝着这边射来。一时间,落地的箭镞像插秧一般插满了地面。
  “不好!敌军要冲营!”这是穆桂英心里本能的想法,急忙叫道,“全军戒备!”
  就在士兵们忙不迭地操戈时,忽然有人大喊:“元帅,这些箭上有字条!”
  穆桂英定睛一看,果然满地的箭镞上,都绑了一张字条。早已有人解下一张,交给穆桂英。穆桂英伸手接来,只见上面写着六个大字:降者生,违者死。
  原来,这是一封劝降书。
  “快去查探敌军动向!”穆桂英喊道。
  几名士兵匆匆前去查探。不一会儿就见他们返回,报道:“元帅,番兵来了数百名弓箭手,朝着营地射完一轮飞矢后,又全都撤了回去!”
  穆桂英点点头,明白西夏意不在强攻。她又低头看了看字条,此时全营的士兵也都看到了字条,瞬间一片哗然。
  困守在此,虽是不得已而为之,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。粮草,水源同时断绝,士气萎靡不振,如果此时西夏军突发猛攻,她不仅难以守住营地,恐怕自己也会成为阶下囚。
  “元帅,我们突围吧!”士兵们一齐喊道。
  突围?穆桂英也不是没有考虑过,但是胜算实在太小。西夏大军前后堵截,万一突围没有成功,这几千人都将葬身刀下。
  穆桂英想的是,要将这些大宋的忠勇之士,全部带回延州去。
  “突围必死!我们不如投降,还能捡回一条性命!”有的士兵这样喊道。
  投降?穆桂英从来没有考虑过,但是现在她不得不考虑这个方案。对于她个人来说,无所谓生死。既然作为一名征战疆场的元帅,她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。但是她的麾下还有数千士兵的性命,而且她直到现在还不知道西夏这次出兵的目的,是掠夺,是略地,还是别有所图?而且,她不清楚敌军的人数。所谓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她现在处于不知彼的情况下,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。
  “元帅,我们不想死,我们要活命啊!”士兵没有像穆桂英这么高的觉悟,一心只想保住自己的命。
  “你们放心,本帅一定会把你们都安全地带回延州去的!”穆桂英说。
  “可是……我们该怎么办?是突围,还是投降,请元帅定夺!”士兵们道。
  “此事……本帅自有主张!”穆桂英好像暗自下定了决心,对士兵们道,“你们暂且回营休息去吧。本帅向你们保证,从今天起,不会再死一个人!”
  士兵们见穆桂英说得言之凿凿,料她必有妙计,道:“谨遵元帅之命!”




  3、委身投敌
  天色又渐渐暗了下来,此时已变得万籁俱寂,远处隐隐传来狼嗥,闻声尤为凄惨。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,穆桂英心中总是隐隐不安。她不知道第二天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,是一场悲壮的浴血大战,还是一场根本没有还手之力的屠杀。带兵多年,穆桂英从来没有感到像现在这样力不从心,她甚至不知道断绝了粮草这么多天的士兵,还能不能与敌军再战。她不敢站在沙地上,松软的沙子一直埋到她的脚踝以上,虽然脚上穿着厚厚的牛皮靴子,但她总感觉自己的身子一直在往下沉,好像要沉落到地狱去。
  “元帅,夜里寒冷,请入帐!”身边的侍卫道。
  穆桂英进了大帐,侍卫又递给她一个干得像石头一般的馕子,道:“元帅,请用饭!”
  “不了,你吃吧!”穆桂英似乎另有心事,看也没看馕子一眼。
  “元帅,这是最后一张馕子了。从明天起,军中就彻底断水断粮了。”侍卫提醒道。
  “本帅不饿!”穆桂英魂不守舍地说了一句,便屏退了侍卫。
  帅帐内,蜡烛忽明忽灭,犹如夜空中的繁星。穆桂英走到帅案之前,像是忽然下定了决心,提起笔,在纸上写下了一行文字,然后将字条卷了,系在箭镞上,提起帐内的宝雕弓,出了大营。
  穆桂英骑上马,离开了营地,直朝着西夏连营奔去。这几日她几番攻打西夏连营,对出口的道路已是稔熟,她所去的方向,正是西夏左厢军统领野利旺荣和右厢军统领野利遇乞的中军大帐。
  “站住!宋人若是再往前一步,我们可要射箭了!”黑暗中,有人忽然大喊出声。
  还没等西夏军射箭,穆桂英早已将那支系了纸条的箭射了出去。
  “不好!有人袭营!”顿时,西夏军一阵慌乱。
  穆桂英却没有去理睬他们,调转马头,奔回了宋营。
  一夜无话。穆桂英也是一夜无眠,辗转反侧。她并不能确定自己做出的这个决定是对是错,也许会因此落人口舌,但为了保全全营将士的性命,更为了刺探西夏虚实,她不得不这么做。本来,这一战至关重要,能影响到朝廷和谈的胜负,不过现在用兵到这步田地,也是没有办法。
  第二天凌晨,穆桂英刚刚披挂整齐,就有军士来报:“元帅,西夏大军在营寨外陈兵,敌将野利遇乞指名道姓要元帅出马。”
  穆桂英出了大营,果 ...... 剩余部分请访问 春满四合院 登录后浏览完整版


【更多精彩免费注册登录后可见】 【更多精彩购买后可见】
购买主题 已有 1 人购买  作者已将此主题设置为需要打赏可见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3 金元币 才能浏览

金元币充值:【点击这里】
关于金元币/等级说明和获取方法:【点击这里】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点击进行验证

本版积分规则

最专业的小众爱好者社区

老哥稳小姐信息网-AvGood-Archiver-小黑屋-